判刑理由書撮要(由AI生成)
以下撮要以AI生成及/或翻譯,內容以原來的判刑理由書為準。
裁決指出,於2019年11月2日,有數千名示威者在尖沙咀集結,隨後撤至旺角,數百人在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設置路障並堵塞交通。於11月3日凌晨約2時,在彌敦道附近及旺角地鐵站C1出口縱火。被告被發現在火場加入垃圾、發泡膠箱及木托盤,使火勢加劇,造成估計為10,400港元的財物損失。事發時該站已關閉,並無人受傷。被告於2019年12月31日被捕,期間配合警方,承認參與並以「好玩」為由加速火勢,於最早機會認罪,並表示悔意。案發前,他無任何刑事紀錄,保持穩定工作以供養祖父母,並於事發時佩戴口罩以避被識別。
法庭適用上訴權威判例的原則:維護法治及公共秩序;暴動須即時判處監禁以示懲罰及威懾;犯罪動機不構成減刑理由;暴動的要旨在於集體暴力。量刑因素包括偶發性、規模、持續時間、是否使用暴力或武器、人身及財產傷害、對公眾造成滋擾、被告角色,以及同時進行的其他罪行。
法庭認為,在高漲的社會動亂期間,利用火焰阻塞道路及破壞財物屬加重因素,需判處監禁。減刑因素包括被告角色有限(並非起火者或帶頭者)、未使用武器亦無人受傷、及早認罪、年輕(案發時19歲)、配合調查、清白紀錄、真誠悔意、社區聯繫,以及已提出並支付全額賠償。
法官拒絕非監禁的感化中心令,認為不足以達致一般威懾。先取63個月監禁為刑期起點,因被告認罪減刑三分一至42個月,並因賠償、年輕及配合檢控再減少三個月,以體現被告的悔意及個人情況。
被告被判監禁39個月。另作出10,400港元的賠償令,以已繳交的保釋金支付,任何剩餘款項須退還予被告。 (由AI從英文翻譯成中文)
查看完整判刑理由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