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刑理由書撮要(由AI生成)
以下撮要以AI生成及/或翻譯,內容以原來的判刑理由書為準。
裁判書指出,大約在2019年11月9日左右,於將軍澳唐明街1號雅明苑第一座外,被告連同其他不明身份人士,在一名大學生致命墮樓事件後參與暴動。示威者於午夜後聚集,高呼口號並製造噪音。凌晨約2:30 am,一名居民(X)下樓投訴噪音,結果被包括兩名被告在內的二十多名暴動者包圍。人群阻止他離開,被告以赤手、腳踢及硬物襲擊X,意圖造成嚴重身體傷害。襲擊持續近十分鐘,被多個新聞鏡頭拍攝,令X多處撕裂傷需縫合並住院三天。兩名被告在首次機會即認罪,並於警方到場後十分鐘內被捕。
根據《公安條例》第19(1)及(2)條,暴動罪經公訴可處最高10年監禁;根據《侵害人身罪條例》第17(a)條,蓄意傷人罪可處最高終身監禁。
量刑必須反映對公共秩序及法治的嚴重損害、受害人之脆弱性及對手無寸鐵居民的無端暴力。鑑於事態規模及大規模暴力的風險,對個別被告及公眾的威懾至為重要。儘管兩名被告早早認罪,他們的個人減刑因素在保護社會及維護和平集會自由、在暴動行為劃清界線的需要面前,分量甚微。
法官譴責此暴動為對和平與秩序的可恥攻擊,強調一旦抗議轉為暴力,便失去憲制保障。參與大規模騷亂的嚴重性源於人數優勢及聯合施暴。雖然個人情況及悔意獲得承認,但須以足夠懲罰性及威懾性的監禁刑予以平衡。
兩名被告在暴動罪上被判3年8個月監禁,在蓄意傷人罪上被判3年監禁,兩項刑期同期執行執行,實際合併刑期為3年8個月監禁。 (由AI從英文翻譯成中文)
查看完整判刑理由書